包公大墓瞻仰记

    发布时间:2009-05-01 17:06:00  来源:衡州论坛  作者:雁鸣声声  点击数:

        清明时节,纷纷细雨中,我们在合肥瞻仰了包公墓。
        包公,包老爷,都是中国民间对北宋人包拯的亲切的称呼。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一个黑面皮的婴儿呱呱落地,那时谁也不知他给人间带来的是祸或是福。他在贫困中度过少年,赍志苦学,28岁考取进士,首任江西建昌知县,后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从知县、知府、监察御史、西北转运使、天章阁待制,直升到北宋首都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重要职务,仕途中坎坷虽有,官运还算顺达。按当时官场上的恶俗,当上这种老爷官,即使不上欺下压,也可以装出一副糊涂油蒙心的样子,倚权仗势,神不知鬼不觉到“发”了起来,耀祖荫孙,实惠得很。但包老爷毕竟是包老爷,他在封建官僚中是为数不多的经常想到百姓疾苦的清官。他在朝廷中的刚正不阿也很令人感动。北宋皇佑2年(公元1050年)包拯任朝廷谏官,他的两眼专门盯着当朝大臣们的不轨行为。宋仁宗宠妃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自称“国丈”,担任4项要职,为非作歹。一次在朝廷的弹劾中,包拯斥责这个“国丈”,怒目圆睁,“唾溅帝面”。仁宗虽然难堪,但终被包拯的衷肠义胆感动,不得不免掉张尧佐两项重要职务。后人总结包公的政绩,归纳为“执法严明,铁面无私;关心民苦,为民请命;谏言改革,兴利除弊;严惩贪污,廉洁清正。”包拯死于宋仁宗嘉佑7年(公元1062年),只活了63岁。如果他能长寿,而朝廷也允许他继续把官做下去,那么他还会为百姓做更多的好事。
        包拯死在开封府任所,当时由他的女婿文效把他的尸身护送回故里安徽合肥,安葬在城东大兴集。但从南宋开始,他的墓园就屡遭兵燹破坏,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已成一片荒丘。70年代初这片墓地又因城建占用,大墓发掘,出土清理了包拯的遗骨和墓铭。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合肥城东辟地3公顷,重建墓园,迁安包拯遗骨,新的墓园是19879月底竣工的。
        包公的在天之灵可以安慰了。我现在看到的这一墓园气派的确宏大。从子母双石阙入进,便是平平展展的总长300米的石砌神道,神道两旁是按照北宋型制分别排列的八棱形望柱和文武吏及虎羊石刻群;神道上,依次按宋代《营造法式》建有神门和五开间三进深的庄严肃穆的享殿,这儿香烟缭绕,是专供祭祀活动的地方。殿后神道的尽头便是包老爷的大墓。墓冢一丈六尺高,上面覆盖着萋萋芳草,墓前竖着一块青石碑,正面刻着:宋枢密副使包孝肃公拯之墓。怀着敬仰心情的人们在雨中久久伫立,即使无缘见到包公的真面,总也想要看看包公的棺椁吧。这一希望马上就达到了。从墓前向左转去,绕过包夫人的小小墓园,走下几十级台阶,便是方形墓门。门内是长长的两米多高的拱形石砌墓道,它完全按照原墓发掘的资料营造,只是墓道两旁原有的艺术价值较高的宋代石刻二十四孝图说,大概由于年代久远风摧雨蚀,现在墓道中展示的仅是一片片模模糊糊的拓片,实在可惜。墓道深处拐了个直角小弯,前面便是包公的墓室(正对着地面上的墓冢)。墓室宽阔,白石座上置放着黑褐色的厚重棺具。据介绍,原墓发掘时,工作人员极其仔细地收捡了包公的遗骨,认真除去霉斑,清毒后分别装进有除氧剂和干燥剂的密封盒,置入棺中,棺具用材金丝楠木是从福建南靖县高山村包氏后代子孙那里采来的。
        从包公墓园出来,沿路向西走不多远又到了包公祠,如果说包公墓体现着历代人们对包公的景仰,那么包公祠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包公的人格魅力。祠堂正中供着黑面包拯坐像,上面悬着“色正芒寒”的巨匾。两侧大柱上的联语为“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两厢展有包公家世图谱,做官经历和为数不多的出土遗物,从这些极不完备的资料也可看出包公一生清廉的作风和刚正不阿的个性。
        据说他在北宋康定元年42岁时知端州(今广东肇庆)。这里所产端砚乃为朝廷贡品,极为珍贵。包公做官期满离任时,当地老百姓热烈为他送行,他却不收来自任何人的任何礼品。砚工们偷偷将一方端砚塞给他的书童。船过羚羊峡时,风起浪涌,船停不前,包公询问书童有无收取百姓财物,书童只好承认了。包公二话不说,举起石砚投入江中。至今,包公祠堂的东墙壁上还镶嵌有一块石刻的“包拯家训”,且看训文:“后世子孙任官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与大墓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包拯是中国封建时代官僚,我们自然要看到他的某些局限性。然而另一面,我们如能深刻感悟一下包公这位显赫大官的人至死遵循了几条什么样根本性的做官之道,那么,人们也就不会傻问:为什么一千多年来包公在平民百姓的心碑口碑的颂扬中历久不衰?

[!--temp.pl--]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