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时间:2010-09-26 14:41:14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回望过去的二十年,“琼瑶”已成为嵌入我们集体记忆的一个文化符号。
从《窗外》到《在水一方》,从《六个梦》到《梅花烙》,从《水云间》到《还珠格格》,这位祖籍衡阳县渣江的文化名人,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编织了一个个绚丽多彩的爱情世界。
从小说到电影,再从电影到电视剧,直到现在,琼瑶这个名字,似乎都不曾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有人说琼瑶是最出名的小说家,也有人评论她是最杰出的文化商人,然而,最真实的琼瑶究竟是怎样的呢?
“游子心”——二十年后,琼瑶的堂叔、市歌友会主席、市楹联协会副主席陈季春谈起琼瑶,给出了这三个字的评价。
真实姓名叫“陈吉吉”
在内地,“琼瑶”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
但是,“琼瑶”其实是一个笔名,她的真实姓名,反而因笔名的光芒而变得鲜为人知。
“琼瑶的真实姓名叫陈吉吉。”比琼瑶小11岁的“堂叔”陈季春,在谈起琼瑶的时候,首先给记者讲述了“琼瑶”及“陈吉吉”这两个名字的来历。
“琼瑶”出自《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一首甜美的爱情诗,笔名正是琼瑶言情作家身份的绝好体现。
而“陈吉吉”的来历,则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琼瑶的母亲袁行恕在北京两吉女校读书时,与她的老师陈致平相识相恋,琼瑶诞生后,为了纪念这段缘分,他们取“两吉”校名,两“吉”合而为“吉吉”,琼瑶的“陈吉吉”之名,由此而来。
陈季春说,根据陈氏家谱,琼瑶是“诗”字辈,所以她在家谱上的全名,叫“陈诗吉吉”。
琼瑶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陈墨西是衡阳县渣江镇人,是位民主革命者,深得孙中山的赏识,奉为广州革命政府大元帅府的咨议,后又被任命为北伐军总司令部政治顾问等职。父亲陈致平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曾任北京辅仁大学、上海同济大学教授,著有《秦汉史话》、《三国史话》、《中华通史》等约六百万字,其中《中华通史》一书,还曾荣获1981年图书著作金鼎奖。
琼瑶1938年生于四川成都市,1946年,她入衡阳市刚直小学(今人民路小学)读书,同年底转入上海同济大学附小,1949 年随家人去台湾。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琼瑶从小就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九岁时,也就是1947年,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其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到台湾后,她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编织了一个个绚丽多彩,令人肝肠寸断的爱情世界。
琼瑶的代表作品有《几度夕阳红》、《窗外》、《梅花烙》、《白狐》、《我是一片云》、《心有千千结》、《还珠格格》等,一度在海峡两岸掀起一股“琼瑶热”。
琼瑶后与丈夫共组皇冠文化传播公司,专拍以琼瑶小说为题材的影视片,至今仍有众多铁杆影迷。
祖父陈墨西与兰芝堂
1989年,在离开家乡40年后,琼瑶终于回到了故乡衡阳县渣江。
琼瑶的此次故乡之行,有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祭奠生前最疼爱自己的祖父陈墨西。
1949年,陈墨西不愿同儿子们去台,而选择回到家乡衡阳县渣江,在此期间,他曾担任过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是湖南省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在当地颇有威望。
陈墨西居住之所有个很雅的名字——“兰芝堂”,这是他与几位同族兄弟一起创立的,位于三湖镇兴隆村兰芝组(原属渣江镇管辖)。
离兰芝堂一箭之遥,还有“兰芝别墅”,别墅又叫排灯屋,因外观结构状似舞龙时用的排灯而得名。排灯屋是当年陈墨西亲自设计建造,四壁图书的二楼书房,是陈墨西晚年著书的地方,也留下孩提琼瑶许许多多的童趣轶事。
“我伯伯生前很疼爱凤凰(琼瑶小名),上世纪四十年代时,经常带她在兰芝堂里面玩。”陈季春回忆说,因为琼瑶是陈墨西的唯一的孙女,再加上她文静的性格,使得陈墨西把她视为掌上明珠。
琼瑶更是对祖父充满崇敬之情,1989年回到家乡的时候,琼瑶曾深情地感叹,“爷爷早已离开了人世,我们没能在他的晚年见上一面,真是太遗憾,可他老人家留下来的精神财富真是太多了。”
捐资家乡修建小学
“兴隆小学始建于抗战初期,1986年建社于此,1991年群众集资在此……琼瑶女士闻讯,巨款资助……”这是琼瑶的堂叔陈稹为新建好的兴隆小学所撰写的小记,至今仍镌刻在兴隆小学大门的左墙上。
“兴隆小学原是一危房校舍,琼瑶在还回乡之前,听说当地需要重建而苦无资金,就慷慨捐出重建工程所需的全部费用。”陈季春告诉记者。
兴隆小学建好后,当时的镇政府原想把小学命名为“琼瑶小学”,以纪念琼瑶对此所做的贡献,但是琼瑶却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她在给小学的题词中也强调,“不可用爷爷、父亲或我的名字命名学校”,只希望“该校学童,学有所成”。
由于学校没用琼瑶的名字命名,因此很少有人知道这所学校是她捐资兴建的,更鲜有人知道她还捐资修建了家乡的同村路桥。
兴隆小学位于兴隆村学堂组,在当时全县村一级的小学中,设施堪称一流。据兴隆村会计戈玉生回忆,小学招生形势最好的时候,生源涵盖了周边各村,有120多个学生,有六七名老师,一到六年级六个班,每个班有二十多个学生,最远的学生离学校有5里多路,足见当时学校对于周边农村子弟的吸引力。
但随着村交通改道等多种原因,兴隆小学慢慢地生源短缺,最终于2001年撤并到六一村的“六一小学”。
10月 22日,记者在陈季春的带领下,来到这座当年琼瑶捐资修建的小学,兴隆小学共有两层,十多间教室,一块操场,虽然有六七年没有招生,但校舍依旧保存完好,学校的围墙也被重新加固,依稀可见当年的繁荣,只是少了孩子们的朗朗书声,学校显得有些空寂。
曾想在衡阳投资拍戏
由于当年回衡时间有限,加上其它原因,琼瑶未能与衡阳市文学艺术界人士座谈联欢,一直感到很遗憾。“琼瑶的家乡情结非常重!”言及琼瑶的赤子之心,陈季春十分动情,“她曾想在衡阳投资拍戏。”
陈季春回忆,琼瑶当年回到家乡时,自己曾问及她是否有兴趣到家乡拍拍电视剧、电影或是投资其他的实业,琼瑶曾表示十分愿意到衡阳拍戏。但怎奈当时衡阳没有机场,也没有高速公路,而拍戏的行头太多,运送起来颇为不便,致使原本打算在衡阳取一部分景的电视剧《六个梦》,也因为交通的缘故而改为全部在长沙拍。
如果说衡阳是琼瑶的小故乡,那么,湖南则是琼瑶的大故乡。《六个梦》、《还珠格格》、《梅花三弄》、《水云间》等十多部电视连续剧与湖南经视台合作,这是琼瑶对故乡湖南的支持,更是个人情感的投入。
正是有了影视文化作为铺垫,为湖湘文化的复兴、文化湘军的崛起打下了雄厚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而言,琼瑶对湖南文化产业所做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琼瑶是衡阳的“文化名片”
日历翻飞,又是二十年。
如今的琼瑶,已经71岁,她还能为家乡做贡献吗?
陈季春告诉记者,二十年过去了,尽管琼瑶再没有回家乡,但他们在通信和电话中有过多次的心灵“聚首”,琼瑶虽身在海外,但却心念家乡,比如,她曾为《衡阳日报》“星期天”栏目一百期、市文化局拟创办的影视文化中心等题过词,每每都是非常热情,有求必应。
在陈季春看来,琼瑶是衡阳的一张顶级名片,衡阳应该好好利用,因为在汉语世界 ,“琼瑶”极具知名度,并且衡阳的交通、政策等软硬环境已今非昔比,如果琼瑶能与衡阳的影视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相结合,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陈季春还向记者透露,琼瑶的儿子是台湾皇冠文化集团、怡人文化传播公司的负责人,如果他和琼瑶能回家乡投资,对衡阳而言,将是一大幸事。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的亲人,但愿——从今以后,能常常聚首。”这是琼瑶特为陈季春的亲笔题词。
陈季春深信,琼瑶这只衡阳之“雁”,会再一次飞回家乡。
转:衡阳晚报A3版
[!--temp.pl--]
|
-
-
|